2025年7月14日,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第56期“CNEA國際天然鈾價格預測指數(2025年7月)”。
一、短期-月度現貨價格預測指數(月度更新)

上期預測結論是:在美國核電新政影響下,SPUT基金采購將為市場注入活力,綜合考慮交易淡季的影響,現貨價格或將經歷上漲后逐步回落,預計價格波動區間為65-75美元/磅。假設未來不發生其他重大突發事件,基于URC的短期ARIMA模型,預計未來3個月現貨價格將小幅震蕩。
6月市場復盤:6月份,現貨價格整體呈現筑底回升趨勢。月初,現貨價格為70.90美元/磅,由于市場買方缺乏動力,現貨價格緩慢走低,6月中旬降至69.65美元/磅。隨后,SPUT投資基金新獲2億美元融資,重啟中斷近7個月的現貨采購,增持超過700噸鈾,現貨價格應聲快速走高,于月底收于78.50美元/磅。然而,現貨價格僅在高點維持一周左右開始回落,隨著SPUT基金現金儲備逐漸消耗,預計其后續采購動力不足。
展望未來,影響未來3個月(2025.07—2025.09)現貨價格的因素包括:
核電業主動作——或擇機進行補充采購。2025年上半年,核電業主一直積極參與現貨市場,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,兩項因素可能驅動業主進一步補充采購:一是美國參議院正在考慮對俄實施更多制裁,給2028年前俄鈾產品豁免帶來不確定性,業主為降低供應中斷風險,平衡采購成本,或將在價格相對低位補充少量庫存;二是WNA年度會議將于9月召開,預計核電積極發展的共識進一步得到強化。
投資基金動作——或在美聯儲降息后再次增加采購力度。據估算,SPUT投資基金在本輪采購中已消耗約1.5億美元,剩余資金有限,在未獲新融資的情況下后續采購動力將逐步減弱。然而,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在9月有較高概率啟動降息,融資環境的改善或將吸引更多資金進入市場,推動SPUT投資基金重獲融資加大采購力度。
貿易商交易——活躍度先下降后提升。7-8月,歐美進入休假高峰期,貿易商交易量或逐步降低。9月,美聯儲若宣布降息,融資環境改善可能帶動貿易商活躍度提升,對價格給予支撐。
本期預測結論是:綜上,未來3個月,隨著美聯儲可能宣布降息,疊加貿易商休假期結束,市場熱度或將在美對俄制裁升級、WNA會議等事件刺激下回暖,預計現貨價格將呈現上漲趨勢,波動區間為65-75美元/磅。假設未來不發生其他重大突發事件,基于URC的短期BP模型,預計未來3個月現貨價格將上漲。
二、中長期-年度現貨、長期價格預測指數(季度更新)

根據模型定量測算,未來5-10年現貨、長期價格將保持緩慢上行態勢,在美國核電新政帶動下,需求預期增速較此前預測略微上調,基于URC自主研發的供需成本模型,本期小幅調增了現貨、長期價格指數。
總體上看,中長期天然鈾市場供需偏緊格局進一步強化,預計長期價格將保持相對高位,而現貨價格將企穩回升,逐步向長期價格靠攏。
需求方面,核電向好發展預期進一步增強。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多項支持美國核電發展的行政令,將美國核電增長目標由3倍調增至4倍,核電裝機功率由現在的100GWe提升至400GWe。行政令中,要求美國能源部(DOE)優先推動核能發展,在2030年前新建10座大型反應堆。此外,行政令還要求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(NRC)需在18個月內完成新項目建造與運行許可的審批。以上,美國不僅延續了前任政府提出的“三倍核能”目標,還進一步調增了核電發展預期,一定程度上顯示出現階段美國對發展核電的決心。預計美國新政將對中長期全球核電發展產生積極影響,但考慮到該政策未來的延續性,市場反應較為謹慎。
供應方面,中長期增量依舊不足。根據國際咨詢機構預測,全球礦山產量將在2031年附近達到峰值,整體呈現逐年增長后回落的趨勢。中長期看,大型在產礦山產量下調節奏加快,同時新開發項目易受鈾價下跌影響,調整融資、建設進程,后續投產、產能爬坡計劃延后。因此,中長期供應增量存在不及預期風險,仍需更高鈾價推動新增資源接續。
成本方面,全球鈾礦成本中樞抬升。在產礦山方面,隨著大部分在產礦山進入開采中后期,所需配套的原材料等資源逐步增加,疊加通脹、供應鏈壓力等影響,生產成本有所提高,此外,哈薩克斯坦作為世界最大的鈾生產國,自2025年起實行更高的鈾礦開采稅率,后續則將根據產量與鈾價動態調整,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成本中樞。新增項目方面,由于優質項目儲備不足,缺乏成本較低、政策友好且易開采的項目,疊加融資環境未有明顯改善,現階段新項目開發門檻相較過去顯著提升,預計未來復產或新項目的生產成本將顯著高于現有存量礦山。